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成果,心理疗法或许能够通过提升内侧前额叶皮质区的活性起到缓解精神紊乱症状的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研究结果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大脑受行为疗法的影响以及通过靶向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又迈进了一步。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认知行为学疗法通常被用于治疗压力相关的紊乱症状,例如抑郁以及创伤后精神紊乱综合征,但其治疗效果往往差异较大,而且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这种疗法只对部分患者有效。此前,David Morilak与同事们利用大鼠模型进行模拟治疗,即将大鼠在安全的环境下直接与压力来源接触,他们试图进一步理解这种疗法是如何改变大脑活性进而改变行为的。
在这项研究中,成年的雄性大鼠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压力体验。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了“暴露”疗法的大鼠表现出了行为能力的改善,同时他们的认知适应能力也在治疗之后有了显著的提升。研究者们证实,在治疗过程中大鼠大脑内侧前额叶皮质区的下边缘区域的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结果与此前对压力造成的精神紊乱的患者进行的临床治疗结果十分一致:患者的上述大脑区域也出现活性降低的现象,而通过心理疗法治疗之后该区域的活性也得到了提升。
文章来源:生物谷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