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媒体提名的“2017年十大谣言”里,“滴血验癌”赫然在目。绝大多数的原发癌症都能通过手术方法治愈[1],等到转移了那才真是无力回天。在肿瘤检测上,我们追求的一直是早一点、再早一点,毕竟对癌症患者来说,早一天发现、早一天治疗,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癌症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滴血验癌”的基础——液体活检应运而生。这项技术承载了研究者们无尽的希望,但是临床成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目前唯一一个以血液检测为基础的癌症检测方法,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检测(PSA)至今仍饱受争议[2]。
争议在哪里?检测的目标蛋白并不只有前列腺癌细胞产生,一些非致癌的炎症、组织损伤也会产生。许多被诊断“得了癌症”的患者,往往只是虚惊一场。那么多创伤性检查白做了不说,就这份惊吓也扛不住啊。
在不远的将来,或许我们就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给液体活检领域带来了新的波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ancerSEEK的液体活检技术,能够同时对八种常见癌症进行早期检测,中位敏感性达到70%,特异性更是达到99%以上[3]!值得一提的是,这八种癌症中,五种都没有早期检测手段。而利用CancerSEEK,检测敏感性最高达到98%(卵巢癌)!
而且,CancerSEEK不仅能够检出癌症,还能相对准确地判断癌种,这可是以往液体活检所做不到的!研究者预计CancerSEEK的成本不会高于500美元,这个价位,不高于任何一种现存的单一癌症检测方法。
五位通讯作者,从左至右依次为Cristian Tomasetti,Bert Vogelstein,Kenneth W. Kinzler,Nickolas Papadopoulos,Anne Marie Lennon,真是星光熠熠的一张图片。
CancerSEEK能够这么厉害,还要得益于合理的检测目标物。针对八大癌症,研究者选取了16个癌症相关基因突变与8个蛋白片段,并且利用计算机算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说把检测效率做到了最优。
我们往往会有一个思维误区,认为检测的对象越多,结果越精准。就像你要找一个没见过面的人,光知道TA短发可能不够,还需要知道TA是否双眼皮,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然而特征并不是越多越好,有几条明显的信息,已经足够你找到这个人,并不需要知道TA的祖宗八代都叫什么。
其实在液体活检上也是这样。研究者发现,随着检测目标物数量的增加,敏感性确实有所提高,但是数量越来越多,获得的收益却越来越少——用一个经济学名词来说,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检测目标增加,收益越来越少
一味地为了敏感性而增加检测数量,成本飙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特异性也会有所下降。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癌症基因检测不一致”事件,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考虑到这一点,研究者在质与量中间取了一个平衡,把最初使用的几百个基因和41个蛋白精简再精简,最终确定了16个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和8个癌症特异性蛋白。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极其正确。在针对812名无癌症史健康人的检测中,仅出现了7例“误诊”(假阳性),比例不足1%。而在常用的癌症筛查中,比如说乳腺癌常用的乳房X光成像,假阳性率在10%左右[4];结直肠癌根据不同的筛查方法,假阳性率有变化,但也都不止1%这么点[4]。
对这个结果,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Mark Roschewski博士开起了玩笑:“赌一个甜甜圈,那七个人也不是真没有癌症。”[5]可见科学家们对这项成果确实十分赞赏。
那么我们最关心的敏感性呢?研究者利用CancerSEEK检测了来自1005名癌症患者的血样。这些患者分别患有Ⅰ到Ⅲ期的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癌症未见转移,也没经过化疗。这八大癌症包圆儿了全美60%的癌症死亡,并且前五种癌症目前还没有临床上的早检方法。
结果简直厉害了,中位敏感性70%,在卵巢癌这一种癌症上,敏感性达到了98%,肝癌也接近这个数字!就卵巢癌一项来说,早期诊断是十分关键的,Ⅰ期发现的患者生存率要比Ⅱ期足足高出40%!
卵巢癌和肝癌敏感性极高
说到早期诊断,CancerSEEK在早诊上还有一些进步的空间。总体来说,CancerSEEK对Ⅰ期癌症的敏感性只有43%,对Ⅱ期和Ⅲ期则分别有73%和78%。但好消息是,对Ⅰ期肝癌,敏感性达到了100%。
距离真正的“早检”还有一定进步空间
CancerSEEK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能够判断癌种!要知道很多癌症突变在各癌种中都是存在的,很难通过基因检测判断得的是哪种癌症。不过CancerSEEK除了基因还检测了蛋白嘛,这些额外的信息让63%的患者能够精准确定到底是哪个器官成了癌灶,83%的患者能把癌灶确定在两个器官之内,只需要进一步检查就能够确诊了!
考虑到CancerSEEK的成本,这真是一项相当有吸引力的技术。不过研究者自己也提出了一些局限性,比如检测的蛋白质反应组织损伤,也可能出现在某些炎症性疾病患者的身上。这意味着,在正常人群中,假阳性率可能会比1%更高。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正计划开展一项大规模的测试,五年内为五万名女性使用CancerSEEK,以测试其是否能够如数据一样[6]。
目前CancerSEEK还不完善,距离投放市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到那个时候,检测癌症很可能会像我们走进医院检查血象那么简单。
文章来源:奇点网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