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血小板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起着比先前所认为的更重要的作用。除了参与凝血和愈合过程,当病毒、细菌或过敏原进入血液时,血小板还充当了免疫系统的“第一反应者”。
图片来源:PNAS(DOI:https://doi.org/10.1073/pnas.1720553115)
论文的通讯作者Éric Boilard教授说:“当一个外来物首次进入血液时,它会导致抗体的产生。当这些抗体下次遇到相同的外来物,会快速附着在其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炎症反应。而血小板具有能够识别这些复合物的受体FcγRIIA。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怀疑血小板参与了炎症过程。”
为了验证这样的假设,研究者们利用一种病毒、一种细菌毒素和一种引发过敏的蛋白,在正常小鼠的血液中制造了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有这3种情况下,结果都是相似的:小鼠表现出了典型的败血性或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也就是,体温下降、震颤、心脏功能受损、血管扩张以及意识丧失。
图片来源:网络
接着,科学家们在“几乎所有血小板都被移除的小鼠”和“血小板上没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受体的小鼠”中重复了以上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小鼠没有生理响应,这清楚地说明了血小板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实验中,正常的小鼠之所以休克,是因为其血小板释放了血清素(serotonin)。该物质是和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相同的分子。血小板储存了血清素,并在特定的情况下将其释放出来。
在论文的Significance板块,作者们总结道,该研究证实,循环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通过激活FcγRIIA诱导休克,而这种休克实际上由血清素的释放所介导的。在对循环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响应中,血小板是“与败血症、病毒血症和过敏性反应高度相关的炎性反应”的关键调节者。
该研究的一个临床意义是,证明了对败血性或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可能会通过增加血液中血清素的含量,使患者病情加重。Boilard教授说:“为了预防这一问题发生,在某些情况下,血小板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受体可能需要事先被阻断。”
参考资料:
Researchers discover the unexpected role of platelets in immune response
Platelets release pathogenic serotonin and return to circulation after immune complex-mediated sequestration
文章来源:生物探索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