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资讯

科学家与企业家珠联璧合 用一杯废水提炼七种高科技产品

“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香驰集团的科研人员可从一杯废水提炼出高附加值的厌氧颗粒泥、大豆乳清蛋白粉、生物菌肥、精制天然气等7种科技产品。

· · ·

废水.jpg

一杯臭气熏天、泛着泡沫的废水能有什么利用价值?

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珠联璧合总能带来惊奇——利用中国、荷兰的生物治废技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香驰集团的科研人员可从一杯废水提炼出高附加值的厌氧颗粒泥、大豆乳清蛋白粉、生物菌肥、精制天然气等7种科技产品。

将技术变现,这家企业进而创造出2000万元利润,从而成为中国企业界少有的依靠工业废水治理还能盈利的公司。

厌氧污泥是污水处理企业的“标配”。它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微生物和无机物形成的絮状颗粒,主要用于污水的脱氮和除磷。但面对着成百上千吨的污水,厌氧颗粒污泥的损耗是环保企业的最大支出,比如香驰每年需要花200万元购买污泥菌种。

总部位于荷兰的跨国企业帕克手握一项绝活:他们可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厌氧菌的作用转化为生物沼气加以回收利用,并由此制成了一款高效的厌氧反应器。引进帕克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香驰不但培养出了自己的高品质厌氧颗粒菌种,还实现了对外输出。

向着“将废水榨取干净”的目标前行,这里的研发人员并没有收手。

将主业产品的废弃物“果糖废水、淀粉废水”排入调节池,通过泵打入“厌氧反应器”,中间经过其核心技术“A/O活性污泥池工艺”的历练,“好东西”被沉淀下来,最后经过“污泥脱水”和“好氧污泥”两大环节,高品质的有机肥便应运而生。

香驰是中国大豆深加工行业的龙头。香驰当家人刘连民说,无论是自己培养厌氧颗粒菌种,还是“废水变有机肥”,这些尝试都只是向废水要效益的部分路径。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资本与科技的强力推动下,这里创造的包含7种工艺路径的“废水盈利”模式已接近成熟。

用生物质沼气发电是业内的惯常做法,但香驰的科研人员打破了惯常,将沼气净化、脱碳,研发出车用生物质燃气,由此诞生了一个700万的利润点。

作为中国粮食深加工企业的翘楚,香驰向废水要利润有着“现实痛点”:其废水中有机悬浮物(蛋白渣)含量较高,而且各个加工板块所产生的废水成分不同,酸性、碱性等PH值差别较大,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造成了中游产业公司和下游环保公司相互埋怨。

“如果在预处理阶段能降低有机悬浮物的含量,无论是从降低处理成本还是减轻系统处理压力方面,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科研人员在反复试验后的发现,对症下药,他们将“榨取废水”第一步指向了湿蛋白渣。

从有机悬浮物中榨取湿蛋白渣并不太难,却很快实现了盈利,这让科研人员尝到了甜头。

但湿蛋白渣属即产即销产品,在由湿变干的晾晒过程中散发异味,这又是环保挑战。将蛋白渣“湿”货处理成“干”货,不仅仅是脱水如此简单,还要确保其“色香味俱全”,这里面不仅仅是物理问题,更是化学问题。

还好,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与外企的协同创新,确保了这家企业在难题面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行业第一家大豆乳清蛋白粉生产线的建成又一次证明了他们的科研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461557077357842171.png


分享:

全部评论 ( 0 )

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