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又被称为“种子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在医疗领域依靠其“干性”可以有望实现细胞替代和组织再生。然而,临床研究应用最热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正在遭遇身份危机:是否应该被称作“干细胞”有待商榷。
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评论文章,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研究员和庆应义塾大学项目教授Douglas Sip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高级研究员Pamela G.Robey、明尼苏达大学生物伦理学中心副教授Leigh Turner三人警告,MSCs的概念混淆使得那些未经证明的疗法更易于推销给患者。
实际上,进入21世纪之后,所谓的“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即充斥着诸多矛盾,包括它们的来源、分化潜能、生物功能和可能具有的治疗用途。这一现象已经促使生物学家、临床医生和科学学会建议修改或放弃使用这一命名。
2017年,美国生物学家Arnold Caplan,即“间充质干细胞”的命名者,也呼吁改变命名。Arnold开始后悔早先的命名方式,“当初命名的时候,我猜测读者不会将它们称作干细胞。”Arnold指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刺激局部组织在损伤或者疾病发生的条件下去进行自我修复,而不是重建组织——后者是干细胞的主要功能。
尽管围绕MSCs的争议持续了近20年,但这一命名却仍被沿用至今。文献搜索显示,过去的5年时间里,每年有超过3000篇和MSCs相关的研究论文被发表。一些国家监管机构也已经批准了基于MSC的药物。
Douglas等人认为,大量论文的发表让MSCs变得像魔法一样无所不能,MSCs已经成为了很多未经证实的干细胞干预手段的首选细胞类型,这种混淆必须被厘清。
“全球科学家需共同努力来提高对目前被称作MSCs这种细胞的生物学理解,研究人员、期刊编辑及其他相关人员需承诺使用更加精确的命名。我们要采用基因表达的标准化分析,同时需要通过严格的试验来确定不同组织中细胞分化的精确产物。”Douglas等人在论文中指出,唯有通过“科学的解决方案”,才能彻底终结围绕MSCs身份和功能方面的问题,打破MSCs神话。
有争议的细胞
MSC的概念可追溯至1991年,美国生物学家Arnold Caplan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种在骨髓中分离到的干细胞类型,并以MSC命名。1999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的一篇文章显示,这种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细胞可以分化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大量研究指出其他各种多种组织类型中也同样存在MSCs ,MSCs也因来源广泛在干细胞领域内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类似的,这些MSCs均被指出可以分化成多种其他的细胞类型。
直到2006年,国际细胞治疗学会(ISCT)的一个工作组承认,所谓的MSCs有“不一致性和歧义”,同时建议了一个新的命名:多能间充质细胞。
尽管国际细胞治疗学会提出了上述建议,但事实证明干细胞命名却一直沿用至今。Douglas等人此番在评论中提到,很多研究人员没有考虑到干细胞的严格定义。与此同时,MSC这一名字的普遍使用更加巩固了全世界对它的接受度。
不过,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围绕MSC的问题越来越多。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向FDA递交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中,MSCs的分子特性几乎没有一致性。同样的,2016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同样被归类为MSCs的不同组织中多种不同的细胞群,实际上在基因表达和分化能力方面截然不同。
就在2017年,MSCs的命名者Arnold发表文章称,他不再相信MSCs是干细胞。Arnold恳求科学团体采用另一个名字:药用信号细胞。
根据Arnold的说法,药用信号细胞这一命名主要根据细胞表面蛋白质和它们在体外转化成其他细胞类型的能力,以及在受损部分的归巢。在受损部分,它们能够分泌各种蛋白质来调节免疫反应、减少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和抑制细胞死亡。
Douglas等人统计,自1991年以来,美国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超过32000和“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论文发表。过去10年里他们阅读到的几百篇论文显示,领域内对MSCs的认识仍是一团糟。
文献显示,MSCs最常从骨髓和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除此之外,这些细胞在围产期组织中也被鉴定出来,例如脐带、Wharton's jelly组织(一种存在于脐带中的胶状物)、羊膜(包裹胚胎的膜)和胎盘,其他来源中也发现有MSCs的存在,包括婴儿牙齿、经血。
一些团队认为,MSCs在脂肪中最为普遍;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它们与人体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有关。一些人认为MSCs极为罕见,另一部分则称这些细胞非常丰富。
来源:CPHI制药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