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资讯

抑制艾滋病毒数月的强力抗体来了

抗艾滋病毒药物已延长了数百万艾滋病人的生命。最近两项新的研究首次将两种强效的抗艾滋病毒抗体在小规模患者中进行了试验,部分患者体内的艾滋病毒被这种新疗法抑制达数月之久。

· · ·

抗艾滋病毒药物已经成功的延长了数百万艾滋病人的生命。但是病人们需要在他们存活的每一天都坚持服药来延续自己的生命。最近两项新的研究首次将两种强效的抗艾滋病毒抗体在小规模患者中进行了试验,部分患者体内的艾滋病毒被这种新疗法抑制达数月之久。如果在大规模的实验中还能取得类似的成果,那这项研究可以大幅简化现有的治疗流程,降低患者产生耐药性的风险,甚至可以协助降低艾滋病毒的传播率。

抗体疗法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临床病毒学家Katharine Bar表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Bar并未参与到此次研究中,但她对研究结果感到非常鼓舞。Bar的研究也是致力于寻找新的强力抑制艾滋病毒的抗体,她所用的抗体在两项类似的研究中都未取得长久的疗效。与她的研究相似的研究也纷纷失败,这些令人失望的结果,本以让该领域的一些研究人员开始质疑采用抗体联合抑制艾滋病毒的治疗策略的实际价值。此番研究无疑于给这些之前的竞争对手们在研究方向上打了一剂强心针。

来自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Michel Nussenzweig对抗体疗法的潜力十分好奇。他和同事们给病人同时输入两种抗体,经过两次试验的反馈,该策略取得了不错的回报。Nussenzweig将两次实验的结果分别发表在权威的自然和自然医学杂志上。

Nussenzweig和同事们选择了两种抗体,这两种抗体的功效都要强于之前测试过的单一抗体,可以清除更广泛的艾滋病毒突变型。在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这项研究中,11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的艾滋病患者接受了3次抗体注射,这些药物成功使患者体内的病毒水平得到了控制。发表于自然医学的论文则描述了抗体在7名未接受治疗的重症艾滋病患者中的表现。

在第一项研究中,11名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患者中有9人在艾滋病毒反弹之前将病毒抑制在标准测试的水平之下,平均抑制时间达15周。9人中有2人最终停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时间达一年之久,期间两人体内病毒水平从未反弹。11人中有2人病毒反弹的较早,经过分析显示他们体内所携带的变种艾滋病毒,在试验开始时对两种抗体均表现出了抗药性。

这些抗体在病毒水平高的患者人群中表现欠佳,但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7名参与的患者中有4人成功抑制体内艾滋病毒达3个月之久。之前对组合抗体没有反应的患者此次仍然没有产生免疫反应。对于此结果,Nussenzweig总结道, “最终这可能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疗法,而且价格也很昂贵,但是和癌症比起来,免疫疗法给艾滋病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免疫疗法之前,根本没有什么药物或者疗法能长期抑制患者体内的艾滋病毒水平。”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专注于艾滋病治疗领域的教授Steven Deeks表示,自然杂志论文中提到的9位患者中抑制病毒达两年的参与者的情况令他感到好奇。他强调,结合他的经验,有一小部分艾滋病患者在停止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仍能控制病毒水平多年,此现象只能有两个解释,他们属于比较幸运的一小部分患者,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即能存活很长的时间,抑或是抗体治疗具有一种可以使疗效远远超过抗体寿命的疫苗效应。

早期使用猴子进行的抗体试验已经暗示抗体疗法可能激活部分免疫效应。该实验由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病毒学家Malcolm Martin领导,Nussenzweig作为共同负责人也参与其中。研究人员发现,向感染了艾滋病毒的猴子注射抗体,有6只猴子体内的病毒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都持续被抑制着。这比抗体所能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病毒数量过多耗尽了猴子体内的一种T淋巴细胞的时候,猴子体内的病毒水平就会迅速回复到注射抗体前的水平。

这种现象表明,当抗体与病毒结合时,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了持续且强烈的T细胞反应。抗体疗法因此实际上通过免疫系统向患者提供了长期的保护。Deeks说,“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可控的治疗策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反应正是我们想在患者中做的事情,虽然不是在所有患者群体都能起效,但是至少可以在某些人身上发挥作用。”

任重道远

Nussenzweig表示,在针对艾滋病毒感染的抗体疗法证明其价值之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要进一步筛查对抗体疗法反应能力强,起效快的患者组。另一方面他的研究小组正不断修改测试抗体,使其在体内能在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Nussenzweig乐观的预测很快他们就会有能起效达一年的抗体了。但是谈到适用于更多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疗法时,Nussenzweig表示,组合抗体的研究还在计划阶段,抗体组合和临床试验的逐步推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


领取2天会员.jpg

来源:新浪医药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全部评论 ( 0 )

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