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行星撞地球”都是大众和媒体热情关注的话题。尽管它实际上更多地存在于科幻大片以及恐龙大灭绝的话题里,但这并不代表地球是安全的。这不,又有一颗小行星要来了。
欧洲航天局日前公布消息:一颗“一座房子大小”的小行星将于10月12日与地球“擦身而过”。这颗近地小行星代号“2012 TC4”,届时其飞行轨迹距地球最近约为4.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八分之一,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在地面之上3.6万公里,可以称得上是“完美错过”。
小行星撞击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行星科学专家、博士郑永春,他对行星撞击的威力作了形象的说明:“一个直径1厘米的塑料小球,可以把厚厚的金属铝板打出十几厘米的坑洞。撞击动量与速度的平方和撞击体的质量有关,两个航天器相对速度很大,动量就更大,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
郑永春以6500万年前那次著名的撞击事件为例作了说明:“一颗直径约为10千米的小行星撞在了墨西哥湾,使整个地球上空被尘埃遮盖了,太阳辐射没法进入地球,所以整个地球快速降温,变成了雪球,所有的海洋全部结冰,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开始了。所以恐龙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导致的。”
“科学家在西藏的地层中也发现了特殊的黏土层,其中富含来自地外的铱元素,这一元素只能来自于外星球。这再次证实,恐龙灭绝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恐龙比我们人类强大得多,很多是几吨、几十吨的体重,人类相对它而言只是蚂蚁而已。恐龙是这样的命运,人类或许也难逃同样结局。”
对于太阳系的诸多星球来说,小行星这位“不速之客”可谓到处都留下痕迹。郑永春介绍说,太阳系里的月球、火星表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撞击坑。地球也不例外,目前已经确认的撞击坑约200个,但真正的撞击坑肯定不止这么多。
以月球为例来分析小天体的撞击。郑永春告诉记者:“小天体撞击是月面最主要的风化过程。根据石块形状、分布密度,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的形成过程,比如大石块多,表明这一地区受撞击的次数少,形成年代比较近;小石块多的地方说明受撞击次数多,这块地方比较‘古老’。”
其实,这已经不是该小行星第一次与地球“擦肩而过”。2012年10月,这颗直径15至30米的小行星就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掠”过地球。今年的这次“亲密接触”据科学家估计比当时近一半距离。
事实上,对于即将到来的这次“邂逅”,科学家们非但不紧张,反而有一点兴奋。欧洲航天局的声明中说,近距离掠过地球的“2012 TC4”,为观测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测试国际间合作探测和追踪近地天体的能力,并评估各国共同应对真实小行星威胁的能力”。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建造的新望远镜,科学家将得以追踪它的轨迹。
记者特意搜索了近期最为著名的两次天体灾害事件。一次发生在190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通古斯卡上空,发生据信由坠落小天体引发的爆炸,造成近代史上对地球最大规模的一次天体灾害。第二次是在2013年,一颗直径约18米的小天体,在俄罗斯城市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致使上千栋建筑受损,数百人受伤。
而这两次事件,各国航天机构无一事先察觉征兆。
据天文学家估计,太阳系小行星约有数百万颗,大部分游弋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虽小,但并非高枕无忧。
对此,郑永春的观点非常明确:“人类在地球上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就像地球上曾经出现的无数生命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曾经有过的古生物,绝大部分现在没有了;现在地球上的生物,在地层里面绝大部分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人类以后也会灭亡,也会从地球上消失,这是必然的。”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