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资讯

果不其然,引力波探测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引力波项目已经斩获了诸多世界大奖,包括由科学突破奖、邵逸夫奖等。10月4日,又夺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

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以表彰以表彰他们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

微信图片_20171004141030.jpg在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前,引力波项目已经斩获了诸多世界大奖,包括由科学突破奖、邵逸夫奖等。

微信图片_20171004141103.jpgKip Thorne (基普·索恩), 理论物理学家,1940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1965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200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索恩也是很多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导师或论文指导教授。他2009年6月退休后前往好莱坞从事电影创作,参与的第一部电影即为大家熟知的“星际穿越”。索恩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相对论天体物理学和引力物理。是公认的相对论研究权威之一。他最为世人所知的研究是虫洞可用于时间旅行。除此之外他在科普方面的能力与贡献亦为人称道。

微信图片_20171004141037.jpgRainer Weiss(莱纳·魏斯),实验物理学家,1932年出生于德国柏林,1962年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60-1962年曾在塔夫茨大学工作,之后返回麻省理工学院并工作至今。魏斯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包括原子物理、激光物理和天文学。特别是他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谱的测量属于开创性工作。他是引力波干涉仪探测器的发明人之一并参与共同创建LIGO。

微信图片_20171004141045.jpgBarry Barish, 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美国奥马哈市,1962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能实验物理博士学位,1963年加入加州理工学院。1994年担任LIGO PI,1997年成为LIGO主任,并创建LIGO科学联盟。

微信图片_20171004141048.jpg两颗黑洞相互盘旋发出引力波示意图

2016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召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则消息曾引发科学界的轰动!

那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的最后阶段产生的。两颗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为29颗太阳和36颗太阳,合并成了一颗62倍太阳质量高速旋转的黑洞,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经过13亿年的漫长旅行,终于抵达了地球,被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两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

实际上,科学家目前已经四次捕捉到引力波。刚刚过去的2017年9月27日,美国和欧洲两个引力波项目组在意大利都灵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两个项目组的3台干涉仪首次共同探测到了“时空涟漪”,不仅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还更准确地定位了产生引力波的黑洞位置。

答魔科研社区App


点击下载“答魔”APP




分享:

全部评论 ( 0 )

发评论
服务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