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丨newborn
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近日以人均创造收入为指标,对医药行业TOP制药公司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艾伯维和百时美施贵宝(BMS)领跑大型制药公司行列,而赛诺菲和阿斯利康则在行列中垫底。
根据分析,2018年艾伯维成为第一家人均创造收入超100万美元的大型制药公司。自2011年从雅培拆分独立之后,在这一绩效指标方面,艾伯维已经远远超过了同行业公司。同时,BMS也已经非常接近100万美元门槛,人均创造收入为96.8万美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BMS目前尚未从收购新基的业务中获得顶线提升。
如果将新基计算在内,BMS在2018年的人均创造收入将会高居榜首,达到117.8万美元。这表明,一旦并购完成并考虑裁员,到2020年,该公司将成为大型制药公司行列的领军企业。当然,在超出排名范畴之外使用人均创造收入是具有争议性的,但这一分析仍然可以为那些质疑这笔高达740亿美元的制药行业大规模并购交易的人士提供思考。该笔并购目前已经获得BMS和新基的董事会批准,预计今年三季度完成。
以下是分析结果,人均创造收入计算公式为:年度净收入/年度员工人数,该比值通常用于比较相似公司的相对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到期潮会降低这一比值。这可以从2011年BMS的情况看出,该公司重磅抗凝药Plavix(波立维)在专利到期潮期间损失了数十亿美元。但近年来已成功扭转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其免疫肿瘤学专营权的成功。
当然,评估一家公司的生产力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衡量标准,但至少在人均创造收入这一指标上,收购新基将为BMS带来再一次的腾飞。不过,新基重磅免疫调节剂Revlimid专利即将到期,这意味着此次收购为BMS带来的直接利益相对短暂,这也是投资者的主要担忧。
阿斯利康的情况则相反:2011年,该公司重磅精神疾病药物Seroquel(思瑞康)遭遇专利悬崖,销售大幅下跌,但近年来却未能在人均创造收入指标上得到改善。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推出的新产品没有弥补重磅产品的损失,除了Seroquel之外,还包括降脂药Crestor(可定)和胃药Nexium(耐信)。
在这一指标上,阿斯利康现在被列为生产效率最低的大型制药公司,而上周赛诺菲首席执行官突然离职的消息公布后,阿斯利康的高管们应该已经不安了起来。这两家公司都因未能成功补给管线和建立新的重磅品牌而受到批评,而其在这项分析中垫底也有这一缺陷的因素。
在惊讶于艾伯维和BMS业绩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这两家公司在员工数量方面,是大型制药公司中最少的。
赛诺菲拥有第三大制药公司员工队伍,是BMS的4倍多。诺华制药业务首席执行官Paul Hudson即将出任赛诺菲新一任CEO,如果他上任后认为员工数量是一个紧迫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根据赛诺菲本月初发布的声明,Paul将于9月1日加入赛诺菲,但该公司已经开始大刀阔斧,就在上周宣布在法国和德国裁员466人。
不过,规模越大并不一定与效率低下有关。比如,强生的员工数量比赛诺菲更多,其去年的人均创造收入为60.4万美元,超过大型制药公司的平均水平56.1万美。阿斯利康在员工数量方面处于中间水平,但在生产力方面,却被其他制药公司打败。默沙东员工人数与阿斯利康大致相同,但每位员工去年创造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61.3万美元,而阿斯利康仅为34.3万美元。
不过,小似乎确实是一种优势。礼来是排在阿斯利康和BMS后面,员工规模第三小的大型制药公司,也在人均创造收入排行榜上占据了第三的位置。
当然,也有争论称,艾伯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生物技术公司,而非大型制药公司,因为它的员工人数相对较少,且依赖一个超级重磅生物制剂。无论如何,Humira的损失已经迫在眉睫,一旦生物仿制药登录美国市场,该公司将很难在人均创造收入榜单中保持高排名。
参考来源:Abbvie proves the best at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its workers
来源:新浪医药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