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出炉,La Trobe大学教授Jennifer Graves因在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而荣获此殊荣。
△Jennifer Graves教授
说起Jennifer Graves教授,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实际上她在基因组和遗传学领域的成就享誉全球,特别是在性别基因方面,她的其中一篇论文传遍全球,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2002年,Graves教授在 Nature 上发表 Human spermatozoa: The future of sex(人类精子:性别的未来),提出“At the present rate of decay, the Y chromosome will self-destruct in around 10 million years.”-Y染色体在未来一千万年左右可能会消失。
△人类23对染色体
Y没了,那是不是男人也就消失了?这样的结论乍一看耸人听闻,但其实非常科学严谨,Graves教授研究发现,在过去的3亿年里,Y染色体丢失了原有的1438个基因中的1393个基因,仅剩下45个基因(3%)!
这一预测的理论基础是Y chromosome degeneration-Y染色体退化论。Graves教授认为XY染色体同是从常染色体演变而来。最初它们应该是等长的,但是经过3亿年的进化演化,Y染色体丢掉了很大部分。
△Y和X染色体对比
Y和X相比,基因数从1438减少到45。依此计算:(1438-45)/300 =4.6 per million years。如果每一百万年消失4.6个基因,那么: 45/4.6 = 10 million years。这就是推测Y染色体一千万年内消失的由来。造成这一所谓退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是Y染色体没有同源重组。
△染色体遗传图
所谓同源重组,以人类为例,我们的染色体一般都是一半来自妈妈,一半来自爸爸,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互换。但是男人的性染色体是一个X一个Y,对不上号没法换(其实X和Y上有一小区域叫假常染色体区,可以进行重组,但和决定性别无直接联系),同源重组可以增加基因的保留和传代几率,而没有同源的Y只能靠自己。
在数万年的尺度上,Y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逐渐递减,如今只剩下3%,持续下去Y染色体很可能会就此消失。在2003年的时候,Graves教授更是调整了Y染色体消失的速度,认为可能5百万年就够了。这一论点推出后再次引发了全球热议,毕竟关乎人类的命运!
男人就这样从地球上消失吗?不甘心的科学家们瞄向了人类的近亲,他们发现,人类在600万年至700万年前从黑猩猩分化出来后,其Y染色体还没有丢失一个基因(2005年报告),而当人类在2500万年前从恒河猴分化出来后,其Y染色体仅丢失一个基因(2012年报告)。换句话说,在过去的2500万年里,Y染色体是基本稳定的,没有出现过大规模0基因丢失。
△人类和恒河猴、黑猩猩Y染色体对比
这说明Y染色体上基因丢失的速率已经趋缓或不再丢失,很可能可以丢失的基因(非必需基因)已经丢失了,而不能丢失的基因(关键基因)再也不会丢失了。由此推论,Y染色体丢失的速度可能不是恒定的,也许早期丢失速度快,而晚期丢失速度慢或完全不丢失。也就是说,Y染色体“生物钟”可能走得很不准确,有时快,有时慢。
不过,假如Y染色体上的基因仍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丢失,那么Y染色体的最终消失只是时间问题。若这种情况真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男人消失乃至人类灭绝呢?让我们看看动物中的情形吧!
科学家经过大量筛查发现,有许多种啮齿类动物早已进入无Y染色体阶段,但它们却仍能照常传宗接代。那么,它们是如何完成有性生殖的呢?
第一种解决方案是:Y染色体及其SRY基因完全消失,而其他基因(如TSPY、ZFY)则转移到X染色体上。有的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的则有两条X染色体。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除了XX雌性外,还进化出XY雌性,其XY染色体都有大量修饰。第三种解决方案是: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融合形成新的X、Y染色体。
其实,关于XY染色体的命名,之所以叫Y染色体并不是因为染色体的形状是个“Y”,就如X染色体并不是因为它形状像“X”,而是因为当初不确定X染色体能否被染色而被命名为“X element”-“不确定元素”。随后发现和X染色体可以配对并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于是就按着字母顺序(X后面是Y)命名为 “Y”。
所以,就算Y染色体可能会消失,男人也绝对不会消失,决定性别的基因会一直延续下去,大自然总会想出聪明的解决办法。因此,那种对Y染色体消失导致男人消失及人类灭绝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