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全国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的裂变与重组趋势凸显,并呈现集群化、长尾化、融合化三大趋势,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汇聚的核心城市,托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生物医药产业后劲进一步增强,呈现出体系完备、基础坚实、集聚发展的态势,逐渐形成亚太地区医药产业高端研发、制造、服务外包中心。
产业经济运行现况
(一)产业规模
近年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增长速率及利润率位居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前列。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达到3433.88亿元,进一步巩固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市的重要支柱地位,并形成医药制造业、商业和研发服务外包“三业并重”的基本格局。其中,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76.6亿元,增长9.8%,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8.27亿元。
图1 2013—2018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及增速表(亿元)
从各区县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贡献情况看,2018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由浦东新区、闵行、奉贤、嘉定、金山、青浦等区域占主导,占全市产值的92.6%。其中,浦东新区实现产值548.16亿元,增长16.2%;闵行区实现产值205.99亿元,增长1%;奉贤区实现产值161.49亿元,增长4.9%;嘉定区实现产值65.38亿元,增长3%;金山区实现产值64.71亿元,增长20.2%;青浦区实现产值43.94亿元,增长7.5%。
图2 2018年上海市各区县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表(亿元)
(二)产业效益
从生物医药制造业各领域来主营收入情况看,化学药品原料药与制剂制造类占比最大,其次为医疗器械类与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中药制造业类,农药制造业类占比较小。其中,2018年,上海市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亿元,增长18.7%;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实现主营收入120.65亿元,增长21.5%;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92亿元,增长11.5%;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16亿元,增长10.6%;中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22亿元,增长0.2%。
图3 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各领域主营收入及增长率表(亿元)
(三)产业定位
目前上海聚焦,生物制药、化学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外包等领域。根据上海市《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未来重点聚焦于推动重大医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在生物制品领域,重点推动抗体药物、新型疫苗、蛋白及多肽类生物药等产品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在创新化学药物领域,重点推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大传染病等领域药物研发,加快推动成果产业化。在医疗器械领域,重点聚焦数字医学影像设备、高端治疗设备、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诊断仪器等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快实现产业化。
(四)产业主体
1. 企业规模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近五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呈现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医药健康企业总数达到94738家,其中生物医药重点企业达8616家(包括有医疗器械产品(二类三类)的医疗器械企业;有药品生产成果(包含药品受理、临床申请、临床各阶段)的药品企业;有GMP、GSP认证资质的生产经营企业;有生物医药相关专利,论文的研发型企业。),生物医药生产研发企业4451家,独角兽企业9家,上市企业69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达6329.5亿元,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57.92亿元(上市企业2019年中报)。
图4 2015—2019年上海市医药健康企业数量增长趋势
2. 企业领域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主要由医药商业、医疗器械、产业服务与药品企业构成。全市8616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中,医药商业企业5231家,医疗器械企业2056家,药品企业853家,产业服务企业1531家,医疗服务企业373家。
图5 2019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重点领域分布
(五)产业集聚
从各区县企业集聚分布看,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数量众多且分布相对零散,主要集中在浦东、奉贤、金山、青浦、嘉定、宝山、闵行、松江、徐汇和普陀区等十大区域中,但各区之间产业重叠,尚未形成清晰的产业协同格局。
图6 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分布热力图
在上海市十大医药健康产业主要集聚区域内,从企业集聚数量看,奉贤区、浦东新区及金山区等三地医药健康企业集聚总量均过万,成为上海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核心地带。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情况来看,徐汇区占比最高,其次为浦东新区及闵行区,分别为1.57%、1.13%、1.0%。
图7 2019年上海市医药健康产业主要集聚区县企业总数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个)
从产业园区集聚的角度看,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枫林生命科学园区、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金山工业园区、上海青浦工业园区、上海星火工业园区、金山第二工业区、嘉定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普陀桃浦国际健康创新产业园、罗店工业园等产业园区载体,形成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表1 上海市部分典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方向
产业创新情况
(一)创新成果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上海市累计拥有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18261个、药物临床试验数量1472个、CDE受理Ⅰ、Ⅱ类新药数量2055个、国产药品获批数量3974个、国产Ⅰ类新药获批数量18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量7个、二、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4602个。
(二)创新资源
1. 创新平台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截至2019年12月底,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17个、高校17所,并初步构建起涵盖药物早期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审批与投产上市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内容的产业服务平台体系。
图8 上海市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图
2. 人才资源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拥有国家级人才981位,市级人才410位,其中包括长江学者85位、国家千人计划248位、国家863科学家34位、中科院百人计划14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4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5位等。
3. 临床资源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上海市拥有同济医院、东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等34个三甲医院资源。
(三)创新资本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累计发生1139起融资事件,融资企业数量645家,企业融资总额911.4亿元,其中在天使轮、A轮、B轮及战略融资等四阶段的融资活动表现较为活跃,数量分别达到233、373、153和115件。
从实际发生的投资活动看,活跃在上海市的金融投资机构主要为红杉中国、高特佳投资、启明创投、君联资本、通和资本、高瓴资本、康桥资本、淡马锡、国风投、云峰基金、软银中国资本、经纬中国、IDG资本等。
同时,上海市通过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体系,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成立上海市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成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目标规模为5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承接和集聚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优势资源。
产业政策环境情况
近年来,上海市从早期研发及产业促进、临床开发、承接转化、产业化、市场推广、人才促进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为上海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指引方向,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早期研发与产业促进方面,上海市先后制定了《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上海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促进政策,从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创新平台等领域促进产业发展。
在临床开发方面,上海市推出了《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十三五”规划》,从临床试验平台、临床试验责任险、重点疾病、多中心研发协同等方面有效促进上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承接转化方面,上海市推出《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等政策,通过聚焦行业先进领域、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技术交易等方式促进产学研转化。
在产业化方面,上海市紧随国家政策,出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同时上海作为国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地区,还出台了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在市场推广方面,上海市近年相继出台多项产业推广政策,包括《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6-2020年)》等,力争破除地方保护,深化医疗体系改革。
在人才促进政策的制定上,上海市历经2015年的人才“20”条、2016年的人才“30”条,及2018年的人才高峰政策,体现出由前期的普适性政策向包括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在内的13个重点领域倾斜的针对性政策,同时紧紧围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这一战略目标,构建与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相适应的人才布局与政策体系,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
发展总结与未来展望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区位、规模、资源、品种、研发、人才、资本、政策支持等方面奠定了雄厚基础,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发展增速位于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前列,对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区域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为重要的增长极。但也面临各区域产业缺乏产业的有机联动、精准差异化定位、研发创新资源有机整合、临床资源高效支撑、产业成果就地转化、企业规模化扩张导致的空间匹配等问题。
面向未来,上海市还需以全球医药创新高地建设为目标,在优化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统计指标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数据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各区域产业的差异化与协同化发展。同时,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契机,借助区位优势,构建数据智能与协同网络创新体系,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强化全市产业洞察、产业集聚与产业服务能力,摸清家底、精准布局、精准招商,精准服务,并以创新加速为主要抓手,重点打造数字化创新资源服务平台,集聚全球产业资源与创新要素、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水平,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辐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能力。
来源: 火石创造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replyUser1} 回复 {replyUser2}:{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