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资讯

历经开发40年 靶点P53真的不能单独成药吗?

机制仍不清晰、功能过于复杂,可以说是以P53为单一靶点很难成药的外在表现;而我们常称其为“抑癌基因”,但归根到底是如何抑癌的,目前仍不清晰。

· · ·

p53,历经40年的靶点&药物开发,至今仍未有品种获批上市;研究人员似乎仅仅窥探了其冰山一角,且这个靶点早已被行业定义为极难攻克的靶点之一。那么,P53这个靶点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围绕其药物开发都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未来我们还能对其有多少期待?请看本稿件。

P53为什么研究火热?

靶点P53之所以研究火热,最主要的原因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肿瘤中均存在p53信号通路的异常,近50%的恶性肿瘤中存在p53的突变”,具体如下图所示。

1.png


图1.1 人类近50%恶性肿瘤存在p53突变

除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外,野生型p53基因通常可以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而突变型p53基因能诱导和促进肿瘤发生。突变型P53特点:1)突变大部分是单个氨基酸发生替换的错义突变,一类是直接导致p53与DNA结合能力改变的氨基酸残基突变(R248Q、R273H),另一类是导致突变位点原位突变(R249S、G245S)或蛋白整体的构象扭曲(R175H、R282W)的突变;2)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内p53蛋白水平较低,主要定位于胞质,在DNA损伤/致瘤性胁迫情况下,p53被活化,并从胞质转移至核内,激活靶基因并诱导细胞凋亡、DNA修复、细胞周期阻滞、细胞衰老等多种生物学效应,阻止细胞的异常分裂,从而发挥肿瘤抑制功能;3)在胞内的稳定性比野生型显著上升,产生一系列致癌性功能,激活MTOR、SGK2/PAK3、RhoA/ROCK、EGFR/Integrin、PDGFRβ等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刺激血管生成,并提升肿瘤多药耐药性出现的概率。

2.png


图1.2 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在癌症生物学中调控的相反作用

以P53为靶点的药物研发

针对于P53这个靶点的疗法,无论是基因治疗(通过完全复制p53基因替代p53突变基因,恢复反式转录激活功能;如Gendicine和Advexin在美国已经分别进入临床I期和Ⅲ期研究),以及靶向干扰p53-MDM2/MDM4复合体、小分子改变突变p53构象,等;均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基因治疗

由于大多数癌细胞的p53信号通路都有缺陷,最直接的药物开发思路就是将野生型p53重返癌细胞,这一思路导致了一种表达WTp53的重组腺病毒(rAd5-p53)(GendicineTM)的发展,并早就于2003年被CFDA批准用于治疗头颈癌。且,另一种表达p53的腺病毒(Ad-p53),正在进行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癌的临床试验(NCT03544723)。但,由于不是肿瘤中的每个细胞都可以被病毒转运,故治疗后复发非常常见。

抑制MDM和MDMX

MDM2和MDMX,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如第一款MDM2抑制剂Nutlin 3a由罗氏公司设计,通过与MDM2结合从而阻断p53与MDM2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p53的积累&转录活性升高。现,Nutlin 3a已被证明可以诱导体外癌细胞和体内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在Nutlin 3a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RG7112 (RO5045337)和RG7388(RO5503781),最高进展为临床III期。另,其他公司或机构也开发了MDM2抑制剂,如Kartos治疗公司的AMG232、赛诺菲的SAR405838(MI-77301)和默克的MK-8242(SCH-900242),等等。PS: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血液毒性。

P53靶向突变

恢复野生型p53活性:CP-31398是第一个被报道的能稳定和增加突变体p53转录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其通过筛选获得;但该品种的研究机制并不明确,有研究证实CP-31398并未与DNA的p53结合域结合,相反发现是与DNA结合;总的来说,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CP-31398之后,还进一步的开发出诱导突变型P53细胞凋亡的化合物,如STIMA-1。再如,利用基于p53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发现小分子化合物PK083和PK7080可以与Y220C突变体结合,恢复了WT构象,并诱导了Y220C依赖性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抑制p53突变体功能增益(GOF):p53突变体GOFs的大多数分子机制涉及到p53突变体与转录因子的结合,进而使p53突变体能够调节新的靶点;而基于这方面的药物开发,主要集中于已上市药物的二次开发。

降低P53突变体稳定性:热休克蛋白(HSPs),如HSP90、HSP70及其辅助因子HDAC6,可以增强突变体P53的稳定性;HSP复合物的结合可以防止通过泛素E3连接酶、MDM2和CHIP对突变体p53的降解;HSP抑制剂,如Geldanamycin,已被证明会破坏突变体p53的稳定;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HSP抑制剂得到获得FDA的批准。

合成致死

在具有TP53突变或缺失的癌细胞中进行了合成致死性筛查,确定了p53缺陷的合成致命率候选靶标,如PLK1、PLK4、CDK1、CDK16、MTOR、AURKA等,另一种算法也推荐激酶WEE1、AURKA、FYN等,被认为也可以与P53形成合成致死。如WEE1抑制剂MK-1775,通过临床前研究,并在P53突变的头颈癌中显示了作为单药或与顺铂联合用药的疗效。但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在基因和表观遗传方面的高度异质性,当前尚未能完全证实合成致死的效力。

3.png


图2.1 突变类型P53的药物研发策略

小结&讨论

综上,大体即为P53这个靶点及其药物开发的总的特点。机制仍不清晰、功能过于复杂,可以说是以P53为单一靶点很难成药的外在表现;而我们常称其为“抑癌基因”,但归根到底是如何抑癌的,目前仍不清晰。细胞周期的停滞&凋亡&衰老&代谢对P53的抑癌作用至关重要吗?P53是否具有抑制各种肿瘤细胞的普适性?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的理解P53的基本生物学特点,同时也会进一步的指导有效靶向治疗的药物分子设计。而现下,免疫疗法已经开始渗透到该靶点的药物开发当中,未来也许可期,但似乎仍不是关键的解决问题所在。不过,P53之所以热度一直持续,自然是由于其特殊的表观特性,而这类目前看似仍不可成药的靶点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必将是行业内的又一热门事件,且伴随着的将会是大量产品的集中产出。


领取2天会员.jpg

来源:新浪医药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全部评论 ( 0 )

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