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资讯

进军全新领域!《自然》子刊揭示蛋白降解剂产业新动向

《自然》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近期发布的综述文章,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蛋白降解领域的产业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 · ·

过去,传统的小分子和抗体药物仅能靶向约20%的蛋白,其余约80%被视为“不可成药”。然而,随着靶向蛋白降解(TPD)机制的提出,尤其是在分子胶和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这些“不可成药”靶点逐渐变得可及,显著扩展了可靶向的疾病机制和适应症范围。今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结合公开资料以及《自然》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近期发布的综述文章,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蛋白降解领域的产业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图片


扩大可及靶点范围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尤其是通过分子胶和PROTAC,大大扩展了可成药的靶点,使得此前难以触及的目标变得可行。传统上,一些蛋白如转录因子、GTP酶和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因其表面光滑、缺乏结合位点,使得传统小分子抑制剂难以发挥作用,从而被认为“不可成药”。然而,分子胶和PROTAC降解剂利用E3连接酶的特性,募集这些难以靶向的蛋白进行泛素化,从而实现降解和抑制。例如,Monte Rosa Therapeutics开发的口服分子胶降解剂MRT-2359,通过引导E3连接酶与转译终止因子GSPT1的相互作用,实现GSPT1的降解。MYC转录因子是许多人类癌症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研究表明MYC活性依赖于GSPT1,通过降解GSPT1,MRT-2359可能破坏蛋白质合成机制,在MYC驱动的肿瘤中展现抗癌活性。最新的1/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的实体瘤患者中,MRT-2359在所有剂量(0.5 mg至2.0 mg)下均可降低GSPT1表达水平约60%。在6例生物标志物阳性患者中,2例出现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

在PROTAC领域,Kymera Therapeutics开发的KT-333是一款潜在的“first-in-class”STAT3靶向降解剂。根据今年6月公布的1期临床试验数据,该药在多种血液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包括两名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新闻稿中指出,KT-333是首款进入临床的靶向未成药转录因子的降解剂。Kymera还与赛诺菲(Sanofi)合作开发潜在的“first-in-class”降解剂KT-474,靶向过去被认为“不可成药”的IRAK4蛋白,该蛋白在先天与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交汇点起关键作用。该公司在7月宣布将扩大化脓性汗腺炎和特应性皮炎的2期临床试验,以加速推进该创新疗法的关键临床研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靶向创新靶点的蛋白降解剂(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靶向蛋白降解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然而,靶向蛋白降解剂的发现与设计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识别和验证适合降解的靶点方面。与传统药物发现不同,传统的靶点识别依赖于对蛋白质结构的深刻理解,而靶向降解剂的开发则需要针对那些可能缺乏传统结合位点的蛋白质。因此,靶点发现通常依赖于无偏筛选技术(unbiased screening),潜在靶蛋白往往通过偶然发现而非理性设计获得。例如,分子胶通常通过E3连接酶上的独特结合位点来诱导靶蛋白的泛素化,但这些位点的发现常带有偶然性,这限制了有效降解剂开发的可预测性。

此外,设计有效的双功能降解剂还面临配体结合能力(ligandability)的挑战。双功能降解剂需要同时结合靶蛋白和E3连接酶,这使得找到可以连接两种不同分子的配体变得困难,同时还需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由于这些结构上的要求,早期许多双功能降解剂主要靶向已有抑制剂的靶点,从而延缓了针对新靶点的降解剂的开发进程。即使成功识别出能结合靶蛋白的分子,确保降解剂在病变细胞中诱导目标蛋白降解而不影响健康细胞仍是一项复杂的平衡工作。研究人员必须细致调整降解剂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以维持治疗窗口并减少脱靶效应,从而降低患者的副作用风险。

图片

另一项挑战在于对新型E3连接酶的识别。目前,大多数正在开发的蛋白降解剂使用E3连接酶cereblon,因其具备与多种蛋白底物结合的特性。然而,若需将蛋白降解剂应用于更多靶点,则需识别新的E3连接酶,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发现与验证工作。

蛋白降解剂开发的创新策略



SEED Therapeutics是应对降解剂药物理性开发和创新连接酶识别挑战的先驱之一。该公司强调在分子胶药物开发中,选择适当的E3连接酶至关重要。其研发流程始于评估靶蛋白与E3连接酶之间的互补性,利用AlphaFold等计算工具并考虑E3连接酶在细胞内的位置;接着,在细胞模型中研究E3连接酶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验证其对靶蛋白的泛素化能力;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合适的降解剂并进行验证;最终,通过药物化学优化提升药物的效能、特异性和稳定性。SEED公司主打项目包括一款基于DCAF15连接酶降解剪接因子RBM39的潜在“best-in-class”口服降解剂,预期可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肝癌等疾病,并计划于2025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近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还介绍了一种通过天然E3连接酶Nedd-1靶向KRAS致癌蛋白的降解剂。癌症研究所蛋白质降解中心主任Zoran Rankovic博士指出,这类利用创新连接酶降解剂的开发将成为蛋白降解领域的重要趋势。

在提升药物治疗指数、减少降解剂对健康细胞的影响方面,一些公司采取了将降解剂与抗体偶联的策略。这种被称为抗体偶联降解剂(DAC)的技术,通过抗体实现组织特异性的递送,提升药物耐受性。2020年,学术期刊首次报道了DAC药物的研究进展。药明康德赋能基因泰克设计出了一款BRD4降解剂GNE-987,该药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异种移植模型中展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体内活性,而单独使用靶向CLL1的抗体或未偶联的降解剂均未表现出体内活性。这些结果首次验证了DAC在靶向递送和克服降解剂不良药代动力学特征方面的有效性。

2022年,Orum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抗体-GSPT1降解剂成为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DAC候选药物,用于治疗HER2阳性实体瘤。随后,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于去年达成对Orum的收购协议,获得其潜在“first-in-class”的DAC疗法ORM-6151(现称BMS-986497)。这是一款创新的CD33靶向抗体偶联GSPT1降解剂,已获美国FDA批准进入1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百时美施贵宝肿瘤发现部门负责人Neil Bence博士表示:“抗体结合方法是提升GSPT1降解效果及耐受性的理想选择。


总之,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进展标志着药物发现领域的关键性转变,分子胶和PROTAC的应用为治疗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通过扩展可成药的靶点范围,尤其是在治疗选择受限的疾病领域,该技术正重新定义对患者治疗的潜在影响。尽管该领域在设计和发现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产业和学术界在科学与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与创新,靶向蛋白降解技术有望在未来带来更多新药获批,造福广大患者。


领取2天会员.jpg

来源:药明康德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全部评论 ( 0 )

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