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资讯

非典病毒元凶藏身云南山洞,它还会再次爆发吗?

经过十几年的追踪,科学家终于将SARS病毒的源头锁定在云南一处偏僻的洞穴中。11月30日刊登在《PLoS Pathogens》上报告称,科学家在菊头蝠种群中发现了人类SARS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分。

· · ·

经过十几年的追踪,科学家终于将SARS病毒的源头锁定在云南一处偏僻的洞穴中。11月30日刊登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Pathogens)》上报告称,科学家在菊头蝠种群中发现了人类SARS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分,这些病毒很有可能通过重组产生了导致数百人丧命的SARS病毒。

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在广东首次出现,它搭乘上开往各地的大巴与列车,在医院、宾馆和狭小的机舱里完成接力,迅速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这个被人们称为“非典”的病毒引起了大范围恐慌,掀起了买醋买盐的浪潮,创造了一代人关于“隔离”的群体记忆,截至2003年疫情完全扑灭,它最终造成八千人感染,近800人死亡。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追问,这种致命的病毒到底来自哪里呢?

从果子狸到菊头蝠

640.webp (12).jpg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科学家在深圳农贸市场的果子狸样本中检测到了与之类似的冠状病毒,不过证据表明,果子狸是从其他动物身上染上了病毒,只是起到运输作用的中间宿主,带来SARS冠状病毒的元凶另有其人。在之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对各种飞禽走兽展开了大规模排查,终于发现一种名为菊头蝠 (horseshoe bat)的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的源头。但这种说法仍存在疑点,蝙蝠病毒的关键基因同人类SARS病毒存在不小的差异,它们不能利用人的病毒受体。

线索到这里似乎断了头绪,但科学家没有停止追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病毒学家石正丽带领团队,在云南一个洞穴中对多种菊头蝠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研究。在此期间,他们收集了11个与SARS相关的新病毒株。这一次,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虽然这些来自蝙蝠的病毒都不具有独自感染人类受体的基因特质,但是它们包含构成人类SARS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分。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病毒学家Matthew Frieman评价说,同之前的发现相比,这些新的毒株更接近人类SARS病毒。

石正丽团队通过分析新发现病毒的基因组成,复现了SARS病毒的可能形成步骤。病毒DNA中的一些位点非常容易发生重排,而这一行为深刻地影响了SARS病毒的演变。“在这个洞穴里,我们发现了SARS冠状病毒的所有基因原料,包括变化多端的S基因、ORF8以及 ORF3。”研究人员这样表示。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特定的病毒重组,就很有可能产生威力巨大的人类SARS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写道:“我们推测,可能是这些蝙蝠携带的前体病毒之间频繁重组,导致产生了人类SARS冠状病毒的直系祖先,而在那之后,这些病毒传播给了洞穴外面的其他动物。”

缺失的路径

虽然这种说法目前仍是推断,中国OIE狂犬病参考实验室主任涂长春认为其具有“99%的说服力”。他希望研究人员能在实验室中证明,人类SARS病毒是如何从蝙蝠身上传播到别的动物(比如说果子狸)身上的,如果这一步得到证实,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证据链条。

但是即便病毒重组的推测得到证实,我们还是难以解释,为什么来自云南洞穴里的致命病毒,会出现在1000公里以外的的广东,而且还没有造成云南的疑似病例。这个问题仍旧悬而未决,而眼下更紧迫的问题是:SARS会再次暴发吗?

这次在蝙蝠身上新发现的三种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细胞的潜力,就像它们致命的前辈一样,这些病毒的S蛋白序列能够结合人类的ACE2受体,而蝙蝠所在洞穴附近一公里的地方就有村庄。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病毒学家Ralph Baric说:“病毒还可能再次暴发,我们不能放松警惕。”作者在论文中也写道,“仍存在人群中暴发类似SARS疾病的风险。”

不过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恐慌,我们之所以研究SARS病毒的形成机制和传播路径,就是为了阻止相同的悲剧再次上演。虽然携带病毒,这些蝙蝠自己却不会生病,研究它们的免疫系统对人类疾病防御也具有重大意义 。而尊重自然,保护蝙蝠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是我们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bats-china-carry-all-ingredients-make-new-sars-viru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7-07766-9

https://sciencealert.com/bats-single-cave-china-everything-they-need-make-sars-virus-lethal-strain

来源:Scientific American

答魔社区微信公众号



分享:

全部评论 ( 0 )

发评论